旧数据
旧数据
当前位置: 旧数据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中国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分会在行动(第16期)
时间:2020-03-12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浏览量:779      分享:
——聚焦援鄂“逆行者”团队(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地(市)级医院分会各委员单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越是艰险越向前,前赴后继,奋勇前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务人员克服种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与时间赛跑,为健康护航,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逆行赞歌。
 
      苏北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内上演了一幕“生死时速”。28病区一位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顽固性低氧血症,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情况下,指脉氧仍只有85%,需要床边紧急行经口气管插管。医疗队员窦英茹立刻协调医护人员为患者行经口气管插管。插管后,该患者初步得到氧合改善,指脉氧上升至90%左右。然而,由于患者肺部病变重,一段时间后氧合情况再次恶化,需吸纯氧才能维持。医疗队员吴晓燕医生决定升级治疗强度,她再次进仓,准备对患者施行肺开放通气加俯卧位通气。医疗队员陈巧平护师作为现场总指挥,现场医护人员齐动手,将患者移动到了合适的体位,成功施行了俯卧位通气,使患者氧合得到显著改善。经过合力抢救,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在连线采访中,吴晓燕说,这样的“生死时速”在病区里经常上演,虽然工作辛苦,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大家都倍感欣慰。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以《争分夺秒紧急抢救重症患者》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为一名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行了气管插管和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因为气管插管,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气溶胶,人体一旦吸入气溶胶,就很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医疗队队长张文军仔细耐心地向患者讲解了目前的情况及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患者表示理解并愿意积极配合。紧接着,推药,患者入睡,进入深麻醉状态。医疗队员陈啟炜在穿着三层的防护服、近视镜、正压通气装置的情况下,小心翼翼、一步步推进,顺利置入喉镜,看到会厌,看到声门,顺利插入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成功!接着,张文军队长调整呼吸参数,对患者的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然后陈啟炜和另一位ICU医生一起为患者进行了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也很顺利,患者情况逐步好转。医疗队员陈啟炜在完成这一危重患者的治疗后,继续着紧张的临床工作。
 
      开封市中心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所在的病区中,有一位患者是2月29日这天六十岁生日。得知这一消息后,在李拥军主任和杜桦护士长的倡议下,医疗队决定给这位患者过一个特殊的生日。受疫情影响,买不到生日蛋糕,医疗队委托所在医院工作人员,就地取材为这位患者做了一个简单的生日蛋糕,定做了一份长寿面,并送上水果。29日上午8点多,李主任及其他医护人员首先来到了这位患者面前:“您好,大姐,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因为外面情况特殊,订不到蛋糕,我们给您做了一个蛋糕,祝您生日快乐!”李拥军微笑着双手抱拳向患者表达了祝贺。杜桦护士长手捧蛋糕,并端上了定制的长寿面。该患者还患有抑郁症,因此除了正常治疗外,医疗队特别关心她的情绪,工作之余都会主动去安慰她,给她信心。虽然没有生日蜡烛,但有医护人员和大家美好的祝福,患者在病区度过了难忘的六十岁生日。患者的爱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发来了信息,对医疗队表示感谢。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积极承担隔离病区重症患者抢救工作,一位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43%,胸片提示右侧气胸。值班医师杨林、张辉合作,为该患者进行了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瞬间上升至92%。夜间该患者二氧化碳居高不下,值班医生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团队合作,为患者实施了mini ECMO 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赵华根据统一部署,进驻黄石市中医医院。赵华主任与当地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对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展开全面梳理,指导当地医生采取静脉血栓风险评估、SOFA评分、CURB65评分相结合,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评判病情严重程度,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基础疾病精心制定诊疗方案。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
 
      宁波市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除了关注患者肺炎本身的救治外,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一位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加上自身对新冠肺炎的恐惧,精神状态欠佳。郑文渊医生为了消除老爷子的焦虑,时刻关注他的各项指标,查房时除了耐心解释疾病与用药情况,还特意留出时间与他拉家常,宽慰他的心。在医疗队员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病情不断好转。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孙蔚积极参与黄石市重症患者治疗工作。2月的最后一天,从交接班的抢救开始。“病人神志不清、吸氧10升/分、脉氧仍在百分之60-70……”孙蔚主任一边穿防护服,一边听值班医生以非常快的语速介绍病情。终于,在孙主任以及其他医疗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病情暂时平稳,被及时转入重症呼吸病区进一步救治。
 
      绵阳市中心医院第二批支援武汉队员黄春华在方舱医院积极承担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其中一位患者年龄偏大且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黄春华护士每次测量生命体征时都会为她加油,鼓励她配合治疗。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队的治疗下,方舱医院23单元患者情况逐渐好转,为医疗队手写了一封感谢信。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员葛婷作为一名急诊ICU护士,全身心投入到黄石市阳新人民医院ICU病房工作。陌生的病房,冰冷的工作仪器,ICU的环境让患者充满了不安情绪。葛婷护士谨记特鲁多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完成护理任务的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紧张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新冠肺炎的信心。
 
      烟台毓璜顶医院王少琳护士作为烟台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每天和队友准时到岗,娴熟的穿上防护衣进入病房,观察患者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记录,对于患者病情波动迅速汇报值班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位患者告诉王少琳,睁开眼,看见护士在,心里就踏实了!
 
      南京市第一医院徐一鸣护师作为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成员,目前任同济医院光谷分院E1-5F区护理组长。她每天除了护理病区的重症病人外,承担起医疗队所有人员的体温监测工作。对于各个小组上报的体温,徐一鸣每天都要统一汇总,并且前后进行对比,确定没有问题后向领队汇报。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却关乎全体队员的生命健康。
 
      阜阳市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李鸿飞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在他以及医疗队其他成员的精心治疗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期间,不断有人问他什么要来支援武汉?他用曹植《白马篇》中的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决心: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张先进医师到达武汉已经1个多月,奋战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和当地医生一起抢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其中一位患者突发气喘,脉氧最低降至30%左右,在大口喘气,命悬一线。家属不愿意离开,说要陪着走完最后一程。经过张先进医师和同事们的全力抢救,患者气喘情况终于得到改善。
 
      长治市人民医院医疗队员李娜在精心完成患者护理工作的同时,建立起医患群,每天通过视频的方法教患者练习八段锦,方便患者锻炼心肺功能。注重患者的心理辅导,给予他们心理咨询帮助,在尽力救治同时,力求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患者送上家乡的特产,嘱咐患者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多饮水,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15名队员进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区已经有1个月。医疗队员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专业特长,科学防控救治,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共护理了60余名重症患者,截至3月2日上午12点,出院30余人。
 
      嘉兴市第一医院姜泽伟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在武汉已经超过1个月。在工作过程中,一位患者病情恶化,姜泽伟队员以及其他同事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抢救进行一段时间后,病人的心率、血压、氧合都慢慢地趋于稳定。接下来,在普通全封闭的头罩下,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气管插管,患者情况也趋于稳定。
 
      泰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队相互协作,确保防护措施做到极致。进入隔离病房前,队员们被挨个检查帽子是否贴紧,上衣的第一个扣子有没有用胶布贴好,手套是否戴折叠袖口上面。在隔离病房内,队员们相互配合着完成护理,“我来帮你”“还缺什么我去帮你取”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虽是第一次合作,却尤为默契。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处副处长王颖,作为江苏第八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里唯一的感控专职人员,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两个病区,对病区的院感防控进行督查指导,环境物表消杀,查看医务人员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医疗废物的处置,确保医疗队“零感染”。


 
供稿:中国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分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查看视频View the video

Please enter the video authoriz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