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是大规模降低医疗成本与患者负担、改变医疗资源分布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柱。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要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用共享是以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为基础的,推进高度集成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全国卫生医疗系统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睦等人在《中国医院》杂志2011年第4期发表了《医院集成化信息平台建设探析》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其发展可由“米歇模型”进行概括: 从早期的单机单用户数据处理阶段,发展到部门级的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以及现在基于全院级别的集成化系统和技术阶段。随着技术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下一步将会走向“最终用户集成化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医院的信息系统将全面集成,医院的“人财物”、“医教研”将基于统一的平台进行协同管理,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技术将使领导的决策得到真正的支持,整个系统将变得智能化。
文章还指出,目前上海大多数医院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集成,处于“米歇模型”中的“集成化系统和技术”阶段,如HIS、LIS、PACS、RIS等的集成已经做得不错,能够相互调用和查询,已成为医院业务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如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药品之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设备管理、科研管理等,虽然大多数都有系统在使用,但各个系统之间仍然属于分散建设状态,处于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集成化系统和技术”过渡的阶段。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凸显,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快速信息查询和决策支持。
上海大多数医院集成化信息平台的建设现状大体相似,基本上都完成了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集成,但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集成度还较低,需要大力推进。提出应积极推进HRP集成管理平台建设,努力推动临床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开展数据仓库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支持区域卫生集成平台建设。
文章强调,根据“米歇模型”,信息系统应用是否成熟,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集成化水平的高低。更有研究指出,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水平与一个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成正相关关系。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将为组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针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当前只有大力推进医院集成化信息平台建设,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数字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