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院院长管理创新年会期间,“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三十年:变革、探索与未来航向”分会场于7月26日下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并得到英国BMJ出版集团的学术支持。会议聚焦全球及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面临的变革与挑战,通过深度探讨为未来医院的持续变革与创新发展凝聚了新共识、注入了新动能。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蒋光峰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管理策论、创新与实践”这一核心主题,分享了深刻见解与实践思考。
蒋光峰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政策为纲,党建为魂:公立医院领导力不变航向
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公立医院领导力正发生深刻变革。蒋光峰指出,从2021年《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政策明确了领导力的转型方向:以“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纲,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封闭管控到开放协同、从单一管理到全面管理、从集权决策到分权赋能”的跨越。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党建引领下,构建“十大方面”工作体系,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转化为发展动能。其创新的“一个中心,四个融合”模式,以患者为核心,让党建与历史文化、人才培养等深度融合:党员骨干牵头突破微创肺脏移植等世界首例技术,使成人肝移植数量居全国首位;党组织推动多学科协同,让达·芬奇机器人心脏手术与常规诊疗高效衔接。“党建+业务”的双轮驱动,筑牢了领导力根基,彰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战略领航,强基固本:领导力驱动下的核心竞争力跃升
面对“一院五区”格局,如何将规模优势转成质量优势?蒋光峰提出的“三型医院”转型战略给出答案——通过“68112”高质量发展计划,即:探索6项改革创新、实施8个攻坚行动、推进11项建设工程、搭建2个综合平台,将“学院型、创新型、智慧型”目标化为具体路径,其背后是领导力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在学科建设中,自2016年起,医院构建含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评估体系,以人才、技术、创新为核心,每年对标头部医院找短板。在人才工作中,医院打破“四唯”,以技术、服务、贡献为核心,将人才分为临床、科研、教学三类评价。“引育并重”聚集21名国家级、98名省级人才,推动医工交叉创新。
精细运营,服务拓界:领导力让医疗服务更贴民心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公立医院领导力从“院内管理”延伸至“全周期服务”。蒋光峰强调,精细运营要以DRG管理重构体系,将病种分为战略、核心、控制、一般四类,绘出全周期路线图,通过“医院及科室发展运营指数”监测,结合七大绩效子系统、四大信息平台,实现从粗放到精细管理。
医院还推出十大服务场景创新,其中自主住院服务让患者通过智能系统完成入院、订餐等全流程,窗口排队大减,患者获得感显著提升。这背后,是领导力推动“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理念落地。
更关键的是,作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医院牵头组建市南区健康医疗集团,通过智能与业务管理中心协同,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分级诊疗落地。院内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一体化服务,院外依托集团创新慢病管理,这种“内外联动”,正是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生动实践。
小结:从技术突破到体系重构,青大附院的探索印证:新时代公立医院领导力,既要当政策“执行者”,更要做创新“开拓者”。唯有统筹全局,才能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为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供稿:学术会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