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数据
旧数据
当前位置: 旧数据

探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 建优质护理长效机制
时间:2014-01-21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浏览量:1087      分享: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的任务要求,切实履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专业建设项目医院的职责,我院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不断探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客观实施岗位分析,科学进行岗位设置,扎实落实岗位培训,全面开展岗位评价形成晋阶路径,建立了一整套调动护士积极性、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有利于护理职业生涯发展的工作制度,逐步实现了将护士按身份管理转变为按岗位管理的新局面,并深入持久地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1科学设置护理岗位,逐步完善“护理岗位设置名录”

  为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医院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实际床位数、床位使用率与周转率、出院人次等指标,结合科室效益、风险程度,并依据卫生部医政司关于护理岗位设置试点的要求,建立并逐步完善“护理岗位设置名录”,明确护理工作岗位界定与分类,以科学设置护理岗位,保证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占全院护士岗位总数的95%以上。

  2客观进行岗位分析,建立岗位标准职责及其制度

  2.1形成《新编临床护理指南-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护理常规:通过专家成员的反复讨论与研究,查阅大量资料,梳理实践经验,并不断进行整理,经护理部多次修订形成了我院《新编临床护理指南-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护理常规》,包括护理人员组织架构;护理岗位人员职责:“护理行政管理人员职责、护理技术职称人员职责、各级护理岗位人员职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护士管理规定、护士资质管理规范、护士执业岗位准入制度、各级各类护士任职资格”等。

  2.2全面梳理《护理岗位说明书》:护理部以《护士条例》为指导,指导各护理单元梳理了各层级护理岗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工作质量标准等,形成全面、客观的各层级《护理岗位说明书》,在努力实现岗位职责目标的同时,督导护士履行岗位职责、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能力,为顺利开展护士岗位管理工作作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3合理、充足配置护理人力,保障岗位管理制度有效实施

  3.1逐步完善“医院专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2011年护理部组织人员在部分病区进行病人得到直接护理时数的测定,探索医护共商等级护理级别的可行性,力求找出根据实际工作量安排护士负责病人数,并严格按照卫生部对护理人员配置标准的规定,结合医院各临床护理单元工作实际(如收治病种、患者危重程度、每月实际开放床位数、床护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确定各级、各类护理单元编制人数和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数目,建立并逐步完善“医院专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让病房护士的配备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相适应。

  3.2合理调配护士,建立“护理人员院内调动管理原则”: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院各科护士工作情况汇总,制作护理月报表,统计分析实际开放床位数、加床数、值班护士数与床护比,并根据各科室病种特点、护理工作量实施科学排班,晚夜间全部实行双班制,安排早晚班协助晨晚间护理,安排加强班协助中午时段的护理工作。制定“护理人员院内调动管理原则”及“全院护士应急调配预案”,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的缺失,并确保满足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紧急需求。

  通过实施岗位工作管理,配置充足护理人力,合理调配护士,目前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为100%,全院床护比为1:0.78,病区床护比为1:0.56,最高达1:0.77,开展优质护理病房数41个,其中A类病房(床护比≥1:05)21个,B类病房(1:0.4≤床护比<1:0.5)19个。结合临床实际需要,且在全院床位不增加的情况下,每年增进新护士80~130人,以更好地配合医疗发展,确保全院优质、优效服务。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护理部 徐任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查看视频View the video

Please enter the video authoriz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