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正式会员 (会员到期日:2025年07月09日)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斯大林路683号
一、历史沿革 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最早的前身是1930年日本殖民当局开办的大连“满铁”医院金州分院;1946年日本投降后,被民主联军辽南独立师接管,改称为12师后方医院;1947年1月改称中苏医院、后更名苏联红十字医院住院部;1949年6月1日金县县立医院正式成立;1951年与苏联红十字医院合并。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急诊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二、医院概况 医院占地面积2.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10张,实际开放床位1000张,分设25个病区,29个专业科室、35个学科专业,10个医技科室,其中心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为大连市重点学科。医院年门急诊量68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数3万余人次,年手术例数6千余例,四级手术占比22.9%。 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护理、教学和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和中青年骨干人才构成了医院人才主体。现有职工140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8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07人,本科1061人,卫生系列正高级194人,副高级229人。专业分类齐备,业务水平领先,人才层次鲜明。 医院附设金州区体检中心、金州区120院前急救中心、金州区口腔医院、金州区结核病防治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单位分别为金州一院向应分院、金州医院七顶山分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全国伤害监测哨点医院”、“腹膜透析治疗及基层管理模式实施医疗机构”;辽宁省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辽宁省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县区级),全区卫生技术指导中心。承担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治任务;承担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和急、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以及全区医疗业务的培训工作,接受农村基层医院医生的培训和进修。 三、中心建设 依托学科建设的发展,医院先后成立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和房颤中心。 区域救治中心设有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创伤中心;顺利通过辽宁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认证。 四、医疗技术 医院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院训和“严抓质量,科教兴医”的理念,积极打造技术优势和专科品牌,探索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 心内科开展ICD、CRT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生物可降解支架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希浦系统生理性起搏技术;普外科开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伴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术、结肠部分切除术等胃肠道肿瘤手术;血管外科开展肺动脉栓赛机械祛栓+置管接溶栓(PMT+CDT)再灌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保肢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妇产科开展经阴道单孔和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阴道前壁粘膜旁侧悬吊术;骨外科开展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技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消化内科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钛夹联合尼龙绳止血术;放射科开展肛周感染性疾病多模态成像技术、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技术、肺结节人工职能辅助诊断(AI)技术、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定量分析技术等多项医疗技术。医院不断涌现医疗技术创新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现任省级各专业分会委员9人,市级各专科委员49人。 五、获得荣誉 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大连市职工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大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大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腹膜透析项目获国家卫计生委颁发先进集体称号。 在大连市首届“名院、名科、名医”评选活动中,医院荣获“大连市基层名院”称号;心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妇产科被评选为“大连市基层医疗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