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数据
旧数据
当前位置: 旧数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时间:2014-01-21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浏览量:140      分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复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也是中国红十字会直属医院。该院深刻领会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有关要求,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现科学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一、不断充实护士数量,科学统筹人力

  为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保障护理质量,该院不断加大力度充实护士数量。与2005年相比较,医院护士数量由905名增加到1290名,实际开放床护比由1:0.50增加到1:0.81。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化。更为重要的是,该院的1290名护士全部为在编护士,有效地保证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该院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合理统筹使用。护理部与信息科共同协作,在HIS系统中开发了与医嘱等护理服务项目绑定的护理工作量统计功能,病房护士长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查询本病房的工作量,并根据工作量实行按需排班,还可以根据病房工作规律、不同时间段工作量和特点进行电子化弹性排班,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或短缺。为体现能级对应的人力使用,护理部根据护士的职称、能力将普通护士分为5级(N0-N4)、专科护士2级(P1-P2)和护理专家(P3),制定了各能级护士的准入标准、工作职责,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安排不同能级的护士,使每位护士各尽其能,既保证护理安全,节约护士人力,又促进了护士专业发展。

  二、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赢得患者满意

  该院采用1:3的责任制护理组工作模式,即1名责任护士和3名护士组成工作小组,完成责任组的护理任务。每个护理组直接对包管的患者负责,包管患者相对固定,由护士承担全部护理工作。该院追求JCI理念,提供全程化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针对门诊、急诊、住院、围手术期、治疗给药期、康复锻炼期等不同就医环节,加强细节管理,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为保证患者安全,该院采取多项措施构建护理安全文化氛围,包括实行患者姓名和住院号(门急诊号)双重身份确认、危急值复读、手术部位标记、患者疼痛评估管理、跌倒坠床管理、口服给药系统管理等。

  试点病房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表扬显著增加。自2010年以来,8个试点病房共收到表扬信273封,占全院护士收到表扬信的57.1%。

  三、实现扁平垂直管理,落实绩效考核

  该院实现了护理工作垂直管理。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人事聘用、绩效考评、奖金分配以及护理质量控制等工作。为更好地开展“示范工程”活动,护理部成立了“临床护理持续改进委员会”,建立扁平化护理管理体制,集临床实践、教育、科研、管理为一体,由护理部针对护理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方法,采取工作措施,确保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护士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护理部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的工作数量与质量、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等综合指标,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的结果与护士的奖金、晋升、评优相结合,运用待遇、事业和感情激励,不断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

  四、重视护士职业发展,培养护理人才

  该院制定了《华山医院优秀人才培养奖励计划——护理专项》,对符合条件的护士进行奖励。自2008年至今,共评选出华英奖3名、华菁奖7名、华秀奖9名,每名获奖护士均可得到1-3万元奖金和科研基金,极大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部每季度组织评选星级护士,各病区由患者、医师、护士共同评选出本季度的星级护士,可以获得相应物质和精神奖励。每年护理部均对4颗星的星级护士进行嘉奖。2008年以来,共有18名护士荣获4颗星。该院还积极给予护士外出培训机会,并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友好医院建立起长期护理人才交流关系。2010年已派出6名护士参加国外培训,137人次参加国内培训。

  医院通过员工档案对护士在职培训进行高效管理。员工档案内容侧重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包括护士工作量、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人际与沟通能力、管理与领导能力等方面。标准化的员工档案对每个护士目前的能级有客观评价,使护士的职业规划更加具体化、清晰化。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查看视频View the video

Please enter the video authoriz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