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赞许,我的动力”一直被写在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护患沟通记录本”的封面上。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护理部主任要求全院护理人员观察病情要细心、护理过程要精心、患者生活要关心、解答问题要耐心、接受意见要虚心,用真心、真情打造“五心级优质护理”。目前,该院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已达100%。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把护士真正还给病人
“护理工作能否做得到位,主要看护理人力够不够,只有把人员配足了,才能真正把护士还给病人。”院长戴伟杰道出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的重要性。他表示,医院一贯主张配齐、配足护士,只要是科室提出进人需求,医院基本上都予以满足,几乎每年医院都公开招聘几十名护士,及时补充到临床中去。
“护理部选调了10名护士组建了机动人员护理小组,她们在ICU接受专业培训,哪个科室有需要就到哪个科室工作,这样既解决了科室忙闲不均、护理人员不足或浪费的问题,又达到了培养全科护士的目的。同时,护理部根据病房工作量,及时对科室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配,病房实行弹性排班。整班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做好输液等治疗的准备工作,保证患者中午准时进餐;采用“两头班”“临床巡视班”等排班方式,增加整班、中夜班护士人数,保证晨、晚间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薄弱时段的护士人力,降低护理风险。
强化护理技能培训 不断提升护理水平
“‘今年的大奖又被市三院抢了!’当在全市护理技能竞赛现场听到这样的话,我内心感到很骄傲。”业务副院长李华脸上露出了自豪之情。在近年来的重庆市护理技能大赛中,该院总能占据一席之地。据李华介绍,医院秉承护理前辈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一向抓得很严。
医院每周开展一次护理业务学习,每月开展一次护理查房,每季度组织1次3年内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操作考试,每年举办两期护理技能操作培训班,每年组织包括护士长在内的全院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同时,护理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抽调护理专家组成督导组每月进行1次交叉检查,每月召开1次护士长会,每季度召开1次优质护理督导总结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让人文关怀走进每一个护士心中
医院出台了系列配套措施。例如,积极探索护士绩效考核新方案,建立了优质护理服务专项考核制度;简化护理文件书写,尽量使用表格式护理文书;科室配置技工,承担了大量外出工作;大幅度提高护士夜班费,护士夜班费高于医生;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及外出进修;每两年开展1次评选“医护标兵”活动;合同护士与正式在编护士实行同工同酬,为合同护士购买了各类保险,为表现优秀的合同护士优先提供转正机会。2009-2012年,医院共将19名合同护士公开招聘进编,从而稳定了护理队伍。“作为管理者,我们只有尽力让护士满意了,病人才能满意。”医院党委书记刘毅说。
尽力让每一位患者感到家的温暖
“技术过硬了,服务意识也必须跟上,病人更需要的是护士的微笑。”刘毅认为,当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与患者在心灵上的沟通,真正做到“视病人如亲人”。
“或许我们只能有时去治愈您的疾病,却努力时时去减轻您的痛苦,总是尽力去安慰您的心灵。”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内分泌科推出了专门针对出院患者而开展的“一卡”“一表”“一袋”“一访”温馨服务。卡是服务承诺卡,上面写有服务承诺,以及专科门诊医生的时间表及科室电话号码,方便患者出院后咨询和门诊随访时间安排;表是问卷调查表;袋是出院资料袋,装有出院药品及服用方法、出院记录、注意事项等;访是出院电话回访,主管护士在患者出院1周内对其进行电话回访。
此外,呼吸内科提出了“环境要美化、流程要通畅、服务要规范、收费要明确、患者要满意”的“五要”优质护理服务承诺。在康复医学科,护士们在充满梦幻、浪漫和温情的圣诞之夜化妆成圣诞老人,在病房演绎着爱与奉献的故事。
(《健康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