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活动不断推广深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已实现的“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实现了100%覆盖。医院在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以“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为工作原则,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调动护士队伍积极性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午三时,护理部主任江智霞的繁忙工作告一段落后,起身从办公室往内、外科住院部大楼走去。在一楼和小腹微凸、怀孕坚持在岗的导诊处护士打个招呼、亲切地问候两句,又接着往上一层层看去。温馨、舒适、整洁、有序的环境,护士温柔耐心的护理,患者舒心满意的肯定,已成为每个病房的工作常态。看到这样的场景,她显得很满意。
下午三时,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江智霞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起身从办公室往外科、内科两座住院部大楼走去。到各个病区转上一转,查看护理工作情况,已成为她的习惯。在一楼和小腹微凸、怀孕坚持在岗的导诊处护士打个招呼、亲切地问候两句,江智霞又接着往上一层层看去。
虽然几乎每个病区都加床,走廊稍显拥挤,但并不显嘈杂。有序、整洁、舒适,护士们温柔耐心,患者也随之轻声细语,看到呼吸科病区的这个场景,她显得很满意。该病区是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江智霞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优质护理已覆盖了医院的所有病房。上述场景,也是各个病房每日的常态。
加大内涵建设 强化管理能力
下午三时,护理部主任江智霞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后,起身从办公室往内、外科住院部大楼走去。她在一楼和小腹微凸、怀孕坚持在岗的导诊处护士打个招呼、亲切地问候两句,又接着往上一层层看去。温馨、舒适、整洁、有序的环境,护士温柔耐心的护理,患者舒心满意的肯定,已成为每个病房的工作常态。看到这样的场景,她很满意。
走进呼吸科病房,9393岁的运勤老人一看见江智霞就忍不住表扬起自己的责任护士赵晓娜:“照顾我的小赵丫头态度特别好,怕我走动跌倒总会扶着我。”
“那是我们应该做的,你您床位这儿都贴着呢。”江智霞并笑着指向运大爷右侧靠着的墙壁。这面墙上,不但贴着大大的“谨防跌倒”字样,还贴着一个可活动的提示牌,牌上标着“糖尿病饮食”和“软食”两行字,。旁边的床上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也分别贴有温馨“低盐低脂饮食”、“流质饮食”等提示语。
“护理是个细致活儿,要考虑得周到,服务得到位。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制度、管理上下功夫。”江智霞介绍,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启动以来,该院护理部按照活动的工作总体要求,公示病房护理服务承诺及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和内涵,明确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指导思想、主题、目标,制定制定了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在具体改革措施方面,首先,该院优化了护理管理体系,建立了扁平式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减少了过多的管理环节,将护士长还给了病房。此举既保证了护理质量,又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此基础上,护理部又尝试试着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每名责任护士分管4~8名患者4~~8人,采取APN排版排班加弹性排版排班;通过竞聘上岗产生责任制护士,实行能级对应的分层级管理,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支持、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制订制定并健全优质护理服务制度、岗位工作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工作操作流程和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通过建立责任制整理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整体、全程、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
“护理还是个需要‘看人下菜碟儿’的工作。”在江智霞看来,护理工作的之所以复杂,技术含量就体现在个体化护理上。各科患者年龄、疾病程度、体质状况各有不同等特征不同,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如果一刀切、机械地护理,往往事倍而功半。为此,该院推行动态评估科室风险,加强临床风险管理。医院如根据临床收治病人的病种、病情复杂和危重程度等影响因素,结合病人住院期间的自理依赖程度,按照“高、较高、中、低”4个风险等级,客观动态地评估每季度各科的风险,并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制定下一季度各科风险管理计划,确保了病人安全。
延伸护理服务 扩大设备投入
在该院的住院病区,每到一处墙上都悬挂着各种健康知识宣传栏几乎每一面墙上都悬挂着各种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栏。所在科室不同,内容页响应也相应有所变化和调整,宣传。此外,栏内还公示着相应科的护理项目、护士信息等。
呼吸一科护士长王俊介绍说:我告诉记者,该院正着力开展多元化健康咨询,完善健康教育路径。为此,医院护理部门与医生医疗相互协作,为在院和病人与出院患者开设了“玫瑰课堂”“肿瘤之家”等健康课堂(玫瑰课堂、肿瘤之家);建立健康短信平台和教育宣传栏,制作健康卡片、手册等读物,以及,制作健康教育光碟;即时在即使患者出院后,也专门安排有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电话健康回访等多种咨询服务。
该院院长喻田把这些服务称为叫做“延伸护理服务”。除了上述内容外,该院的延伸护理服务还包括在病区增设健康沟通协调员,搭建护患护间的沟通平台,,增加病人与护士的沟通交流途径,为病人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将常规随访、专科随访和专病随访相结合,成立健康教育团队,与社区及下级医院紧密联系,逐步深入社区,实现双向转诊等。
同时,作为贵州省“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重点联系医院,该院党政领导对护理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为了让护理信息更为阳光、透明,该院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在网上或科室信息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根据临床需要加大基础护理用品投入,补充护士人力资源。据了解,为加大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该院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该项目,加大对病房相关配套设置设施的配置。仅2011年一年,医院在护理设备方面的投入就达774万元。
规范护理行为 锤炼提高技术
有了制度、管理,保障了投入,在江智霞看来,要称得上优质护理,关键就是该在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和提升服务水平了。
“要保证护理质量,首先要规范护理行为。”江智霞介绍说绍,我,为此,该院护理部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细化工作标准。
作为该院的护理人员的,人人口袋里都有一本护理部编制的口袋工具书《日常护理工作评估手册》,。有空就可以拿出来看看学学,多读多记方能掌握。通过该书的学习,临床护理人员能在临床时及时科学地评估患者病情和危险因素,并提供准确、适度的护理服务。
近年来,护理专业技术发展很快迅猛迅猛。该院为让护理人员快速、及时地提升技术服务水平,该院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血液净化、伤口造口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仅2011年,该院培训各类专科护士获证人员就有达30余名。同时,该院作为贵州省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该院还成功举办了8期全省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共八期8期,为省内兄弟兄弟医院累计培养重症医学专科护士超过400余人。
“为了提高护理水平,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医院在护理人员培训、深造、进修方面向来不惜代价。”江智霞介绍,在该院,护理人员进修、外出学习等费用不但由医院报销,而且还享受在岗工资。“仅2011去年,该院在我院就为护理人员培训、学习及相关活动方面就投入近200万元。”
有了政策、经费支持,不断学习已经在该院护理部蔚然成风。据了解,每次有护理人员学习归来,科室要组织分享会,讲将学习成果在本科室分享。一些具有推广到其他科室价值的内容,还可会举办片区交流甚至全院学术讲座。
在浓厚学风的影响下,该院护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学历、支撑职称结构不断优化。目前,该院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已达87.47%,其中本科学历占48.28%,硕士学历占0,0.35%;主任护师占0.35%、副主任护师占7.49%、主管护师占14.37%、护师占23.43%、护士占54.36%,支撑人力资源结构越来越合理。
营造仁爱文化 构建和谐氛围
走到重症监护室医学科时,负责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当班责任护士正温柔地鼓励患者咳嗽:“王爷爷,深呼吸,用力咳嗽一次。嗯!对,再咳一次,把痰排干净,我要准备给你脱呼吸机,今天要更换管道了。”
江智霞说,这样有效地为病人更换、清洗和消毒呼吸机管道,鼓励病人有效咳痰,加上科学化的呼吸机管理,能有效地的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因此为重症监护室医学科的医疗和护理质量、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这时要争取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的耐心、爱心、仁心尤其重要。
而与此同时,另一位护士在为身上插着许多管子的女病人洗头。只见她一边用纤细的手指细致地为病人揉搓着头发,一边询问着力道是否合适舒适。
“都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其实,就体现在处理这些小事的处理和态度上。”江智霞表示,对于护理岗位来说,仁心和仁术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护士的一句温暖的叮咛,一次轻轻的轻柔的抚摸,一个记甜美的微笑,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鉴于此,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以“仁、礼、信、和”为导向,营造仁爱护理的文化氛围,让护士学会关爱患者。在今年的是国际护士节设立期间100周年之际,。以此为契机,该院工会和护理部联合举办了以“技术+人文”为主要内容的“安康杯”护士综合服务能力竞赛。,以“技术+人文”为主要内容展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此为基础,该院积极引导创新护理服务项目。在临床中,护士们亲身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患者的一些难处、问题感受体验患者的不适和难处,自行研制了各种新型护理用具,如多功能防褥垫、保护式眼罩、医用内裤、肢体保暖套、乳癌术后服等。为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此外,护士们还自行研发了多功能治疗护理车,建立了流动护士工作站,使责任护士使责任护士在患者床边就能完成护理观察护理记录和多种治理治疗护理,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住院患者经常会出现跌倒、创伤等护理不良事件。为了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替患者想在前头,尽量减少、避免事件发生?该院的做法是开展了护理安全专项建设。通过举办举行护理安全知识讲座,以及、开展伤口造口专项工作、静脉输液等专业组项工作以,同时及每季度召开护理不良事件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医院以下不良事件为主体的安全缺陷管理,建立了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网络上报系统等措施,从而在医院内营造了护理安全文化氛围,增强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践行“双本”理念 保障护士权益
学会爱自己,才更能爱别人。在院长喻田看来,医院的护理工作管理理念从来都不是强调护士的一味付出、奉献。说:“我们始终坚持既以病人为本,又以护士为本的‘双本’管理理念。让护士学会在关爱患者的同时关爱自己和同行和自己,才能共建和谐社会、和谐医院、和谐团队。”
为此,从医院层面,该院极力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医院规定,招聘护士与在编护士享受相同的晋升、晋职、入党、休假、教育培训、保险等待遇。在薪酬制度方面,该院以工作量考核为基础,根据不同护理岗位的责任、技术、风险程度、患者满意度,制定绩效分配权重,拉开绩效分配档次,使绩效奖向高风险、重责任、关键岗位倾斜,形成以薪酬体系框架与个人绩效相结合的多元化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采取多管齐下的“温情”措施,使该院的护士离岗率仅为1.26%,护理队伍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该院开放床位1827张,职工2093人,其中护士1133人,占54.13%,床护比达到1:0.62。.从2006年--~~2011年,该院增加护士总数712人,招聘护士比例由上升到70%,编制护士比例由49.44%下降到30%。
回首已经走过的护理改革之路,该院多为位受访领导、专家表示,目前初步显现的成果让多方满意:患者方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让护士对患者全程管理更具连续性,护理责任更到位,增加了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机会,改善了护患关系。医生方面,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使得医生的治疗意图能更准确地得到贯彻,医嘱执行有力,治疗及时到位,病情反馈更全面。而作为护士来讲,改革后实施的分层管理,使护理人员责任到位、分工合协作、和谐有序,充分发挥了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感受到自我职业价值的体现,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前景。这三方的满意,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不断地推广深入,更不仅改善了医疗环境,减少了不良事件和医疗隐患,保障了医疗质量,更为医院带来了更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健康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