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已过期 (申请续费函请联系hyzzb@cha.org.cn,会员服务部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连续三年在全国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A+等级,位居山东省首位,2020年度位列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第6名。 医院始建于1955年7月,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首任院长刘惠民。经过近70年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首批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相继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患者、医务人员双满意”优秀医院。 医院现有趵突泉、千佛山两个院区。占地面积187亩,总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现开放床位2572张,年门诊量近3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10万人次。多年来,医院秉承“忠诚勤劳有自信,实干执着善创新,低调务实敢担当,强韧果敢有情怀”的精神,遵循“乐群敬业,厚德怀仁”的院训,围绕“中医特色突出、现代技术卓越、综合实力雄厚,服务品质优良”的战略目标, 打造形成了特色彰显的专科集群、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国内先进的医疗、教学、科研平台,在百姓健康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享有盛誉。 特色立院。医院拥有“两院三中心”,是山东省中医药临床研究院、山东省“治未病”研究院、山东省中医经典传承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山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中心。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中医外治技术全科化广泛开展,辨证施治,彰显流派风采;建有山东省骨伤医院(骨伤病中心),心血管病中心、脑病中心,老年医学(保健)中心,急诊、重症医学中心、妇产生殖中心等,在骨伤病、脑卒中、心脏介入手术、内镜治疗、辅助生殖、造血干细胞移植、结石病等多个领域加强临床技术创新,疑难危重诊疗水平居于区域领先水平。拥有全国最大的GMP制剂生产研发中心,研制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自制剂135种,产能和规模在国内中医医疗机构中位居前列。 学科建院。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创建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 诊疗中心(老年病、心血管)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省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4个,省级中医质控中心17个,拥有重点研究室1个、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级中医药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是山东省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山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中心、山东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山东省中药临方炮制研究所。 人才强院。现有职工3575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 678人,拥有国医大师荣誉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2人,山东名老中医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数15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泰山学者岗位8个,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87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8人,建有29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5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15个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2个齐鲁医派学术流派工作室,1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龙砂学派工作站。 科教兴院。近年来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7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4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项;省部级课题139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循证能力建设项目3项;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77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9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获得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46项。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设有9个临床教研室,有博士点7个,硕士点覆盖临床各学科。有4个省一流课程,2个校一流课程,2个校级思政示范课,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接收国内外各类进修人员千余名。
常务理事单位
代表姓名:金锋(职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