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正式会员 (会员到期日:2029年01月30日)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前身是绥宁军区医院)坐落于具有“林海雪原”美誉的塞北名城牡丹江市。始建于1946 年,沐风栉雨77年,以红色血脉为引领,传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技术领先、服务优质、运营高效,致力满足区域医疗需求。是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医学及护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协作联盟(VICA)联盟单位;黑龙江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黑龙江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境外输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牡市首家互联网医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医院在全国1355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排名403名,跨入全国500强,由B+级晋升为B++级,在全省综合排名第四,在牡丹江市连续排名第一。CMI值1.03,位居全国246名,在全省排名第四。 医院占地面积 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27 万平方米,使用面积7.19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1200 张,现有职工 1686 人,党政管理机构 23 个,业务科室机构 39 个。现有省级龙江名医 14 人,省级教学名师 2 人,二级教授 5人,博硕以上学历374人(其中博士 29人),高级职称370 人,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0 人,黑龙江省名中医 1 人,省卫健委优秀强基层龙江名医1 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术后备带头人 1 人,牡丹江市青年拔尖人才 1 人,牡丹江市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 9 人,后备学科带头人 14 人,市医学知名专家 22名,学科重点人才 30 人。 医院立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注重人才“外引”和“内培”机制,坚持医、教、研一体推进。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 2 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1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 个,牡丹江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1 个,市级重点学科 4 个,市重点专科 4 个。现有“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国家级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国家级高级认知障碍中心、国家级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规范化建设中心、国家级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省东南部地区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急救快速通道、省肿瘤介入专科联盟区域分中心、骨盆微创救治中心”13个。神经内科获批省内唯一一家“黑龙江寒地脑血管病与认知相关疾病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神经外科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诊疗(筹建)基地”。 医院注重专科特色,大力发展亚专业,实现“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麻醉普及化、日间手术常规化、临床康复一体化”的突破,不断提高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病人的救治能力。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在省东南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特色技术、新技术不断更新。 近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重大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科研课题458项;获科研奖项9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2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75项;获省卫健委新技术应用奖89项,其中一等奖24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5项;发表论文3386篇,其中三大检索机构收录295篇,北大核心108篇;发表论著645部。 医院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及住培医生的完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院本科生、研究生、住培医生、实习、进修人员2885 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四年来,取得教学改革奖 24 项,教学成果奖 14 项;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共有教师 579 余人,硕士生导师 152 人;现有教学实验室 32 个,其中设有临床技能中心实验室、影像智慧实验室、远程超声影像示教室、医学影像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多个现代化实验室。 医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坚守公益属性,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积极倡导并实践“龙江名医下基层”活动成为区域引领卫生领域的亮点工程;医院建设医联体单位152家,在牡丹江市牵头组建专科联盟。通过传、帮、带助力基层医院综合能力的提升,惠及百姓。 医院始终恪守“公立为民、以人为本、仁爱救治、守护健康”的服务宗旨,发扬“仁爱、团结、创新、奉献” 的红旗精神,时刻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和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为龙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