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正式会员 (会员到期日:2029年09月03日)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北大街96号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四川省宜宾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年被原四川省卫生厅确定为川中南区域医疗中心,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后增名“”,国家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保持为“A级”。目前是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级心衰中心、中国胸痛中心成员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健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宜宾分中心等。医院创建于1889年,前身是北美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仁德男医院”和“明德女医院”,两所医院于1946年合并为仁德医院。1997年宜宾撤地设市,医院正式更名为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同年底原电子工业部405医院并入。2019年5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领办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有着130余年历史底蕴、服务一方百姓的医院,开启了深化医改新时期探索紧密型医联体的新篇章。医院的医疗服务范围覆盖宜宾及川滇黔结合部1000余万人口,承担各类重大医疗应急和抢救任务,是川中南区域各级医院的后援机构。医院占地面积306.4亩,医疗业务用房面积13.3万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2100张。医院由总院院区、南岸院区、临港院区(含临港妇女儿童院区和市传染病医院)、肿瘤中心、成人康复院区、儿童康复院区、口腔医学中心七个院区组成。设有48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33个行政职能科室。医院拥有13个省级医学重点专科,41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自2022年开始申报临床重点专科以来,目前我院已经获批四川省重症区域医疗中心,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门急诊量20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10.5万余人次,麻醉手术3.5万余台次,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上升态势。医院秉承“仁德传院·大医精诚”院训,不断推进医疗技术蓬勃发展,相继开展如:ECMO、全胸腔镜下体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经胸非体外循环房缺封堵手术、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技术、子宫肌瘤·腺肌病海扶消融技术、全胸腔镜微创早期肺癌根治术、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皮脾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技术、荧光腹腔镜直肠癌NOSES手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冠状动脉血管腔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Evolut Pro 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希浦系统起搏术、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脑干肿瘤手术、单鼻孔入路巨大垂体瘤微创手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医疗技术。通过不断引进人才、筑牢平台,医院形成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循环。现在岗职工3235人,正高级职称员工172人,副高级职称员工410人,硕士(含在读)以上高层次人才648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以来,共聘任11名华西医院及华西第二医院专家为学科主任,分别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麻醉科、肿瘤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产科、消化内科、核医学科、检验科、信息科、生殖医学中心,在线在位带领学科发展。2016年以来先后有27名医生分别赴德国柏林Helios Klinikum Berlin-Buch医院、法国雷恩大学中心医院、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特皇家医院、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意大利萨莱诺Salerno医科大学等多个国家医院进行研修,进一步开阔眼界,提高诊疗水平。数字化医院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化医院认证达三星,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级),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乙等),通过四川省三星智慧医院评审,获得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建成全院统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搭建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以手机预约、支付、查询、问诊等在线服务功能支撑的互联网+医疗的“智慧医院”平台,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全院提供统一信息服务。CA认证数字签名在临床科室实施。完成三医监管平台数据接入,利用大数据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医院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在稳定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的同时,注重科研学术的不断进步。自2019年华西领办以来,我院省部级科研项目从历年3项增加到12项,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从27.53万元增加到169.05万元。2022年建成四川省第一批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单位,2023年科研项目立项经费总金额突破4200万元。医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巾帼文明岗、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党建工作示范医院、宜宾市“党建示范市”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健康报社地方宣传先进集体等称号,被国家卫健委表彰为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