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正式会员 (会员到期日:2028年03月21日)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青年路176号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始建于1928年,原名万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医院,1938年抗战期间作为南迁来昆的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部教学医院。医院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传统,以“关爱生命,患者至上”为医院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追求,定位于“服务优质、特色鲜明、专长突出、综合全面”,历经95年的风雨历程,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保健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2亩,编制病床1158张,现有教医护职工2500余人,高级卫生技术人员300余人。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共有47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 十二五”期间完成普通外科、康复医学科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目前,眼科、急诊科被列为“十四五”期间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目前有4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消化科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十三五期间完成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骨与创伤外科、神经外科、产科、消化内镜专业、血管外科、疼痛科、口腔正畸科)的建设。“十四五”期间通过遴选答辩,获得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创伤外科、疼痛科、感染性疾病科、产科、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科、医学影像科)。2个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云南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云南省康复临床医学中心)。3个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9个云南省专家工作站(胡兵专家工作站、徐俊专家工作站、姚克专家工作站、王曙光专家工作站、亢泽峰专家工作站、赵堪兴专家工作站、周谋望专家工作站、于学忠专家工作站、许樟荣专家工作站)。8个省级临床中心和基地(云南省干部体检中心、云南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云南省中毒临床救治基地、云南省中西医结合第二临床研究基地、云南省腹部外科中心、云南省消化超声内镜中心、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云南省创伤救治中心)。 医院作为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任务。担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五年制医学本科规划教材《外科学》、《传染病学》及“十三五”国家高等医学院校英文版规划教材《Infectious Diseases》编委。 医院近十年来承担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省级科研项目177项。先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7项。现有4个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病毒性肝炎及相关肝病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白内障与眼底疾病防治创新团队、云南省糖尿病血管病变预防及诊疗创新团队、云南省心血管超声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眼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1个云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1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6人、带头人9人,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5人,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9人,云南省医学后备人才17人,“名医”27人,“青年人才”5人。设有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学联合实验室;5个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内设研究机构(云南省眼科研究所、云南省病毒性肝炎研究中心、云南省牙病防治研究中心、云南省神经康复研究中心、云南省腹部微创外科研究中心)。 医院先后获得国家原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获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十一五’期间卫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昆明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15年评选为“昆明市民最满意医疗机构”第一名。有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获“中国医师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国优秀院长”、“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名医”、“青年人才”、“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理事单位
代表姓名:尹勇(职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