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数据
旧数据
当前位置: 旧数据

上海新华医院在崇明岛开展医疗联合体试点的法人治理结构
时间:2013-12-31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浏览量:374      分享:

 

  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是作为上海新医改方案的重点内容推出的。从宏观上讲,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设立是符合国家医改思路的,即加强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管理,根据需要调整数量、布局结构和功能,二、三级医院积极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能力等方面。但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在实践中要取得成功,顺利实现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战略重组与结构再造,除了要充分结合区域特点和群众需求外,必然要触及并打破原来体制固有的矛盾和壁垒。上海在开展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建设改革时,就推出了部分地区的试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俞立巍等人在《中国医院》杂志2010年第12期发表了《对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中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分析》文章,文章指出,上海新医改中推出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是指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由若干个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区域性医疗联合运行模式。其目的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配置区域内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机制;二是有助于建立分级、有序的就医秩序;三是有助于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四是有助于整合区域内的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等工作。
文章结合上海市在新医改中提出的构建区域性医疗卫生联合体的设想,通过SWOT分析及描述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实施环境,提出针对医疗联合体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和内容,从所有者和委托人多元化、利益相关群体更复杂、医疗行业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特点等分析其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异同点,以及和单个公立医院在治理结构上的异同点。
  文章指出,医疗联合体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是联合体组织,其上层结构实行管办分离,一方面接受国有出资人,即“办医院”方的委托,另一方面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即“管医院”方的行业管理;其下行通道是向社会患者群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医保、药商等)形成利益互动机制。这样,就将原来的单个医院治理结构的“垂直链式”发展为“闭合环路型”,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制衡,形成了“倒三角+金字塔”模型。新华医院在崇明岛的医疗联合体试点就以此为基础开展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查看视频View the video

Please enter the video authoriz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