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诊医师负责制是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新模式,在国外早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国内,随着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等一些医疗机构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成功经验的推广,并在相应的国家卫生政策背景下,这种制度逐渐被国内医院管理者所接受,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的热点,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像临床路径一样被广泛推广普及。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孟开作者在《中国医院》杂志2012年1期发表题为“我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文献研究”文章,通过对主诊医师负责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国内主诊医师负责制与国家卫生政策的关系,分析主诊医师负责制的特点及在我国医院的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为该制度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 以“主诊医师负责制”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时间跨度从2003年到2010年。经检索,共检索到文章102篇,排除与“主诊医师负责制”无关的22篇文章,最终确定入选的文章为60篇。
文章指出: 主诊医师负责制在国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医院管理制度,但在我国的实施与研究是近10年的事情。虽然卫生部并没有出台推广主诊医师负责制的相关政策,但是近几年关于该制度的相关研究及在医疗机构的实施与公立医院的改革密切相关。
文章还指出: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存在的障碍首先表现在与传统的科主任管理模式的冲突;其次,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普遍存在医疗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