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拜耳中国医院发展基金协办的“缩短平均住院日,提升医疗服务效能院长高层论坛” 2008 年10 月 11 日至12日在京举行。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学田以及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300多位医院院长、医院管理工作者出席论坛参与研讨。
本次论坛的主要议程是报告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缩短平均住院日大型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在论坛开幕式上介绍了缩短平均住院日大型研究项目的背景、目标、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该项目是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起,由中国医院协会组织全国16所大型三级医院的院长和医院管理工作者联合实施的大型综合性研究项目,该项目围绕缩短平均住院日这一课题,采用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深度访谈、医疗文书及统计资料收集等方法分析了16所医院2000年至2007年8年的相关数据,同时对16所医院的院级领导、科室主任、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平均住院日研究状况;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为社会、患者、医院带来的效益;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和瓶颈;各医院在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方面采取的管理措施及其成效;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提出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对策,面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政策建议。该项目从2007年9月开始启动,2008年9月底基本完成。在这为时一年的时间里,参加项目的16所医院,向课题组提供了大量数据,组织了3200多人次的问卷调查,完成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和报告45篇。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缩短平均住院日研究项目核心工作组负责人王吉善作了《16家三级甲等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调查报告》,参与课题研究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16所医院分别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论坛还就缩短平均住院日相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何梦乔作了论坛总结。 会议认为,缩短平均住院日大型研究项目,是中国医院协会成立以来,首次就政府、社会、医院行业和群众关心、关注的一个专题举行的大型跨地区研究项目,其作为一项医院管理研究课题,覆盖区域之广、参与单位之多、跨越时间之长、收集数据和信息容量之大,不仅在中国医院领域是空前的,在我国卫生系统也不多见。 会议认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课题;是落实医院管理年相关要求与推进我国医院建设和发展相结合的课题;是所有院长十分关注、平时积极探索而且在认真实践的研究课题。该项目选题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效能、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所医院的研究结果表明,门诊病人数量、急诊数量、出院病人数量、七年来持续增长,人均工作量2007年比2000年增加显著;医院规模扩大,主要科室及床位比率,如外科床位比率大于内科,普外科骨科床位比率大。肿瘤科、老年科床位增加明显,固定资产增长显著;医院职工临时与合同制员工比例逐年增大,正式编制员工比率逐年下降;医疗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但自2005年增幅显著下降,药费比率逐年下降;每床日均费用增长幅度自2005年开始下降;自2004年以来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幅度、出院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幅度、每床日均费用增长幅度显著低于GDP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各家医院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自2005年成为下降的拐点,下降曲线由分散趋于集中,术前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术后住院日逐年缩短,各家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差距在减少;医院感染比率不受平均住院日下降的影响,与平均住院日呈平行下降趋势;腔镜手术、心脏介入的应用促进平均住院日的下降;病种不同平均住院日不同,病种结构影响全院平均住院日;各医院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不同,与医院的奖励政策、运营机制等管理有关;从单病种的调查结果看,单病种的医疗质量、费用、平均住院日呈动态变化;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受卫生政策导向的影响;平均住院日与全院各级人员的认识态度与行为有关。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提示要缓解老百姓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就要从减轻大医院的门诊压力入手;从建立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入手。真正做到小病进社区,康复在社区。使医院的平均住院日进一步缩短。控制开放床位的进一增加。 16所医院的每床日均费用增长幅度自2005年开始下降;自2004年以来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幅度、出院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幅度、每床日均费用增长幅度显著低于GDP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说明在控制费用增长方面各医院付出卓有成效的努力。特别是2005年,卫生部开展医院管理年以来医疗费增长幅度明显下降。医院管理年成绩显著。 16所医院中多数医院门诊手术量逐年下降,其原因可能与社保、医保(门诊看病有些项目不能报销)政策和制度有关。建议医保部门对住院病员门诊检查费用给予报销,并鼓励住院患者在入院前完成必要的检查,以减少医院的无效住院日。也为进一步缩短术前等候住院时间提供条件。 肿瘤床位与老年科床位增加较快。提示政府公费医疗和社医保管理行政部门应修订一刀切的“个人账户支付门诊费用”政策,允许部分病种(如糖尿病、肿瘤疾病的后续治疗、老年性百内障等)的门诊治疗和检查给予报销,以减少政府不必要的住院医疗费用开支。通过网络分析的方法,可以了解到平均住院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各医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不同。这是由于每个医院情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外部内部方方面面影响因素都不同。因此,缩短平均住院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广泛内容,所以不可能只有一个模式。 会议认为,该项目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给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效能提供一个思路,各医院应密切联系本院实际,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分析研究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抓住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和管理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实现患者、社会、医院多赢。与此同时,医院行业要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呼吁医保等相关部门健全管理机制,引导患者和医疗机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能,减轻大医院压力,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会议认为,课题核心组和16所医院一年来的研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思路,指出了方向,创造了空间。尽管课题的研究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延伸,但是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为中国医院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公立医院的深化改革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将永载史册。 论坛报告的部分论文已在《中国医院》杂志陆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