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数据
旧数据
当前位置: 旧数据

卫生部部长陈竺: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时间:2014-01-26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浏览量:106      分享: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26日下午将听取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等。


  人大常委会26日听取医改报告 补贴患者原则确定。


  国务院提交的有关“医改报告”,26日下午将首次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进行分组审议(编者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议程,26日下午应为听取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等)。消息人士透露,“医改报告”中“补需方”(即补贴患者)的原则已经较为确定。

                
卫生部部长陈竺作医改报告


  陈竺26日说,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价格。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陈竺26日说,要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陈竺26日说,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陈竺26日说,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陈竺26日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关部门将制定改革配套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众所瞩目的“医改报告”昨天终于揭开面纱,卫生部部长陈竺特别提到的“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更让百姓对医改充满期待。陈竺是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作上述表态的,这也是“医改报告”首次高规格出现在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据陈竺透露,到2010年在全国将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药品价格将“降低”

 
  长期以来,我国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不够,医疗机构纷纷以提高药价为手段,来维持自身运作和发展。


  陈竺昨天称,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价格。他透露,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中央政府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等方式,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规范基本药物使用。


  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中国政法大学卓小勤教授,他表示,如何解决“以药补医”是医改的核心问题。现有的药品加成机制、医院过于依赖药品收入,使得医院进贵药、医生开贵药的现象比较突出,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陈竺也同时强调,除了增加财政补助,也会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普通老百姓难免会担心,药价降了,医疗服务价格却涨了,是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老百姓的整个医疗支出会不会仍然很高?


  卓小勤对此表示,倘若单纯地调高或者降低某种医疗费用,确实可能出现民众担心的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医院的合理补偿机制,实现财政补贴、药品产购销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老百姓看得起病。

 

基本医疗“政府主导”

 
  此前征集医改方案时,究竟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曾经出现过激烈争论。


  陈竺昨天则明确,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陈竺表示,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将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公共卫生机构继续“公益”

 
  值得注意的是,陈竺在报告中强调,公共卫生机构要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维护公益性质。中国社科院生命伦理学专家邱仁宗就此称,67%的医疗费用由患者来承担,这是极不合理的。


  陈竺还透露:“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医院主要是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大医院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等。要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周凯)

 

  媒体荟萃

 

新华网:新华视点:解析医改新坐标:政府为基本医疗保险买单

#p#分页标题#e#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对新医改方案,社会各界无疑期盼已久。


  26日下午,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部长陈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轮廓和方向……
                


新华网:财政部官员:2010年我国有望实现“全民医保”


  余功斌: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说,如果五项制度分别覆盖了相应的人群,就意味着我们的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现在城镇职工在制度层面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只是还有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参保。新农合,明年制度就已经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10年能够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样的话,按照这个目标,到2010年,所有城乡老百姓都可以享受到医保。
  

人民日报:人大常委会审议医改报告 医改勾画“新坐标”

 

医改总目标: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部部长陈竺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概括为这样一句话。


  ――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


  ――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相关评论   


  新京报:期待“医改报告”提交全国人大表决


  对于医改这样的涉及全民利益的大问题,除了由民意机关把最后一道关,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充分参与。医改方案在拟制过程中,通过座谈会等途径征询意见,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也听取、审议了国务院提交的有关医改的报告,但类似的民主参与和信息公开,还须进一步扩大。此前有关方面多次强调的医改方案将召开听征会、向社会公布、听取公众意见等承诺,究竟能否兑现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推动医改方案透明化,以及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进而为明年全国“两会”期间讨论医改方案乃至高质量地运行重大事项决定权,提供充足的信息、民意等资源的支持,已成当务之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查看视频View the video

Please enter the video authoriz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