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数据
旧数据
当前位置: 旧数据

基于电子病历的影像检查质量监控
时间:2014-01-26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浏览量:123      分享:
    目前的影像检查报告质量控制均采用人员和设备准入管理、检查流程和操作规范管理、问责制、尊重患者知情权等方法。上述质量控制方法不能形成有效的闭环质量反馈机制,对于发现检查报告中的漏诊、误诊和提高检查报告的质量作用有限。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综合影像检查科室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反馈信息,形成闭环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建立有效的影像检查报告质量监控体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马胜琦在《中国医院》2012年第11期发表了《基于电子病历的影像检查质量监控的探索》文章。文章指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检查报告质量自控机制。在科室内部设立专人负责接收有异议的影像报告,在全院公布联系方式。记录并汇总异议报告,及时交影像检查科主任。对需要重做或复核者,协调专家组解决。临床医生对影像报告质量在医院内网建立反馈机制,并对影像报告的诊疗准确性、对临床诊疗的价值等作出评价。
文章认为,对影像报告人员的报告质量进行定期回顾和评价,包括收集异议报告中的错误情况和科室讨论中发现的诊断问题以及服务态度等数据,建立奖惩机制。并建立影像报告诊断专家组和影像科复杂病历和问题诊断报告的讨论机制。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查看视频View the video

Please enter the video authoriz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