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这样的服务让我愿意等
叶阿姨说,因为爱人要上班,孩子在外地上学,在家养病反而没有人照顾。她告诉记者:“千佛山医院的护士好得没话说,现在我住在这儿,爱人可以照常上班。他每天中午过来看我,反而是我给他订好饭,他吃完饭就能接着去上班。现在我觉得来医院就是享受来了,以前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护士:得到更多认可和信任
千佛山医院19病区的护士张双在医院工作已经5年了。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后,她感到工作的最大变化是自己开始真正“管患者”了。她告诉记者,不要把这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她自己越来越关心自己的患者,患者也越来越认可和信任她了。
“现在我自己管8位患者,患者的病情、心理我都很了解。有时候患者的检查结果,他的主管医生不一定能准确知道,但我却很清楚。”张双说,现在她分管的患者都知道是谁在“管”他,患者用的是什么药,病情到了什么程度,每天的护理目标是什么,下一步要制定什么样的护理计划等都归她负责。现在,她每天能看到自己分管的患者病情朝好的方向发展,会让她由衷地开心,也特别有成就感。“相处的时间久了之后,大家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跟不少患者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
护士长:腾出更多精力抓管理
在千佛山医院的心内科、骨科、眼科等病房采访,记者看到,护士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有的人为赶着做事只好一溜小跑,但几乎没发出声音,病房里十分安静。
“以前总感觉护士在忙,但患者遇到事情还是会找到我这儿来,每天我要花大量的时间协调一线的护理工作。现在,患者有什么事都知道去找责任护士,这让我很省心,同时我也有了大把的时间去做排班、改进流程、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把每一项管理工作都做得细细的。”千佛山医院心内科总护士长韩梅对记者说。
支撑:让辛勤的劳动得到更多支持
“做好‘优质护理服务’不是护理部门的事,医院全体人员要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孙洪军说,为了让护士有持久的工作动力,医院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
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更加扎实的贴心服务,千佛山医院近两年共招收了196名护士,将全院床护比提升至1∶0.76。2009年1月,医院在护理人员内部进行奖金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护士工作年资、职称、班次所承担责任的风险大小、工作质量、工作的辛苦程度和工作数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奖金向脏、苦、累、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及班次倾斜。
为了让护士最大限度地把精力用在照顾患者上,千佛山医院建立了有力的支持系统。曹允芳介绍,医院完善了静脉配置中心,对静脉用药实行集中配制和发送;建立了物流传输系统,可及时传送各种化验标本和检查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对包含手术室敷料、器械等在内的污染用品集中回收、消毒,临床低值耗材和一次性无菌材料及时发放到病区;病房用品的清洁、换取和下收、下送工作由专人负责;中午班和夜班,各种物资、标本的外送也由专门的物业公司负责,护士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放”。
摘自《健康报》9月5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