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数据
旧数据
当前位置: 旧数据

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患者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
时间:2014-01-26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浏览量:163      分享: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当前全球医疗界的共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提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国际上有关医疗风险管理和患者安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但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在探索和发展阶段。患者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宏观上涉及法律制度、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建立,微观上涉及系统实现的具体方法、措施和手段等。为此,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研究我国患者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法规政策,倡导患者安全文化和临床风险管理理念,对患者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进行系统设计,推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流程,掌握并使用临床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宏观体系建设和微观措施保障,把外部监管与内部监测结合,临床风险管理原理、方法、标准、工具与网络技术结合,构建一个全国统一有效的运作系统,形成对患者安全与临床风险监测的快速反应和交流机制,从而达到促进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经验学习交流、识别和降低医疗风险、全面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中心孙纽云在《中国医院》杂志2012年第10期发表了《我国患者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设想》文章。文章在总结分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在患者安全和医疗风险预警监测方面相关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患者安全管理、临床专科风险评估以及安全事件报告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我国患者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设计思路,即尽快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健全“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机构、营造“自下而上”的患者安全文化、促进患者安全管理及预警监测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查看视频View the video

Please enter the video authorization code